2023年,县卫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聚焦县委“打造人民健康的护城河”和“让百姓远离就医烦心事”目标要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有效提升。3家中心卫生院创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7个卫生院实现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国家基药使用管理,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达到74.33%;全县组建176个家庭医生团队,已签约全人群的50.66%,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03%。;截至11月30日,我县成功献血2595人,完成市下达基础指导性任务的92.31%,完成市下达目标指导性任务的62.5%。我县代表队在“全市家庭医生技能竞赛”中获“全市优秀组织奖”,我委获“2022年度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县”“2022年度精神卫生管理先进县”称号。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11月30日,我县共报告传染病病例数3911例,共发生乙类传染病1381例,丙类传染病2530例。报告发病率1133.69/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我县代表队获“2023年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竞赛团体奖二等奖”“2023年赣州市免疫规划技能竞赛团体奖三等奖”。
(三)妇幼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充分发挥好“两个集中管理中心”作用,对智力障碍者、精神病等特殊困难高危孕产妇进行孕育健康指导,截至目前,全县无产妇死亡,被市卫健委评为“2022年度母婴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妇幼项目实施先进单位”。
(四)卫生健康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3年增加就医床位项目建设5个,新人民医院预计2024年下半年可完成并交付使用;中西结合医院8月份已交付使用;第三人民医院预计年底可交付使用;疾控中心综合业务大楼预计2023年12月竣工验收;天心卫生院、双芫卫生院、车头卫生院项目主体已验收,正在装修;三百山卫生院项目还在修改设计;2022年项目建设工作获市卫健委通报表扬。
(五)卫生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牵头抓总创建国家卫生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市级评估,全面迎接省级评估和国家验收,力争本届期(2022年-2024年)成功创下国家卫生县;积极开展国家(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和复审工作,2023年申报的2个国家3个省级卫生创建乡镇,全部通过评估验收,国家卫生乡镇(镇岗乡)顺利通过复审。
(六)打造医养结合“安远品牌”。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点6个,共设老年护理型床位1569张,基本形成了以优质医疗服务、高效健康保障为主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被市卫健委评为“2022年度全市老龄健康工作先进单位”,并在“2023年全市老龄健康工作推进会暨典型经验交流会”中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七)托育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投资8000万元在城区新建6所托育服务中心,同时推进普惠制托育覆盖全县各乡镇。我县成为全省新建公立托育机构最多的县(市、区),建成后将形成城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我县代表队获“2023年赣州市第一届托育服务技能竞赛暨江西省托育服务技能大赛赣州选拔赛团体三等奖”。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提到的“要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要求,全面落实“坚持一条主线,紧盯两个目标,推进六大举措”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条主线,聚焦县委“打造人民健康的护城河”和“让百姓远离就医烦心事”两个目标,围绕六大举措(深入开展健康安远建设、深化医改攻坚,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做实“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健康安远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进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建设,实施营养计划与合理膳食行动,推进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与职业病危害治理;确定第三人民医院管理运营模式,全方位为我县精神卫生事业保驾护航。
二是以基层为重点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改攻坚。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进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力度,2024年底前争取完成二级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持续加强医疗废物、废水监管,确保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已安装医疗废水处置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完成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安装;持续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负压救护车辆配备;创新拓展广医一院、省胸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赣医一附院、市人民医院等上级三甲医院的帮扶成效,争取上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及同质化管理。
三是坚决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大力推进新人民医院后续工程建设,全面做好人民医院新院搬迁工作;争取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我县人民医院设置临床教学基地,与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合作完成“医教协同”人才培养;优化改进人民医院各项医疗指标,DRGs综合排名在省、市同级医院中保持在全省前30名、全市前8名,助推县人民医院创评三甲综合医院。加快车头卫生院、天心卫生院、双芫卫生院二次装修等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整体迁建并投入使用。完成疾控中心新业务大楼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落实疾控体系改革,加快优化我县疾控运行体制,持续优化机构职能设置。继续做好新冠病毒、流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方面的疫情防控,不断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地方病防控工作;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促进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
四是持续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对标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工作方案和创建标准,积极筹备示范创建自评申报;打造至少一所以上公立医养结合机构,深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化管理,确保我县6所托育服务中心开办运营,全力打造安远托育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品牌;强化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和服务。
五是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中医临床、教学、指导龙头作用,加强对乡镇中医药工作的指导;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举办“西学中”中医药人才培训班,拓展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开展1项特色中医专科;积极推进村卫生所“中医阁”建设。
六是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进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卫健系统党的建设的工作,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建“七个全覆盖”重点任务。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完善“勤廉医院”制度建设,继续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全力以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管理,完善乡镇卫生院考核、管理措施,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县域内医护人员合理有序流动,不断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卫健部门托育行业管理职能。建议在卫健部门三定方案中增加托育工作的职能、管理机构、编制,保障托育机构规范化管理。
2、加强财政对乡村医疗机构的支持。对乡村医疗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医技人员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
3、出台乡村医疗机构人才支持政策。乡村医疗机构人才流失严重,中医人才匮乏,建议在职称评聘、晋升渠道、人才培训、工作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
2023年12月11日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