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今年以来,安远县水土保持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突出抓好体制机制、技术模式、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积极探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严格落实《安远县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奋力打造美丽赣州“安远样板”。现将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监测监督工作
1、夯实基础,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截至11月15日,对全县各乡镇进行全面的巡查中,累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50份,催报水保方案通知13份。核实了市级遥感项目3个、省级遥感图斑2个、水利部遥感图斑10个,整改销号率达到100%。严厉打击水土保持违规违法行为,完成违法案件查处3起。同时全面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管,对全县17个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纳入了“精细化”监管,实施信息化监管和自查报告全覆盖。全面清查2016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落实,特别是今年生产建设项目从方案审批、后续设计、监理、监测、验收等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质量。
2、加强落实“应批尽批”工作,协助县行政审批局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截至2023年11月15日,已审批23个方案,其中方案报告书项目13个,方案报告表项目10个,编报率达到100%。加强落实“应收尽收”工作。对应收的水土保持补偿费全额收取,对欠费的单位和个人下发了限期缴费通知书9份,已收到水土保持补偿费237.9157万元。
3、推动安远县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迈入新台阶,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学水保,人人懂水保,人人爱水保,人人护水保”的良好社会氛围。抓住“全市水土保持宣传周”、“世界水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工地、进党校、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五进”活动。活动共发放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违法案例相关资料2000多份,进企业和进工地宣传各4次,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各2次,在校园内举办水土保持知识竞赛1次,并在各级媒体刊登报道4篇(《人民日报海外版》1篇、《江西日报数字报》1篇、《学习强国》1篇、《江西省水利厅官网》1篇)。
(二)生态治理工作
1、争项争资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我单位把争项争资工作当作水保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今年争取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资金3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50万元,省级资金75万元。同类项目资金中全省并列第3名、全市并列第3名。
2、治理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2021年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收尾——樟溪(包括标段二)、咀下水保项目审计、完成工程结算;高塅、永镇水保项目正在开展结算审计,预计年底前完成;二是完成2022年水保项目——精品果园、和务、迳背、咀下复产果园、古田和咀下小流域(虎岗、碧水湾建设点)顺利实施,目前已竣工验收并完成审计;三是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下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合同约定工程量的95%,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1k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村庄美化绿化、果园坡面水系整治、封禁治理和补植补种等。
3、示范创建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2月,三百山小流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聘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作为本次申报工作的支撑团队,委托的技术咨询服务包括东江源三百山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方案、效益监测以及申报总结报告等。目前示范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申报材料收集汇编、画册及宣传短片制作,申报材料已于6月初上报至省水利厅,并由省水利厅推荐至水利部进行申报评审,目前申报材料已通过水利部第二轮评审。
4、协助承办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推进会暨生态清洁小流域现场培训会。今年9月4-5日,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推进会暨生态清洁小流域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我中心主要领导在会上就三百山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了经验交流典型发言,并取得良好反响。
二、特色亮点及做法
1、推进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精简优化审批。落实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深入开展便民利企活动,已对现有版石和产城新区两处工业园实施制定了区域评估方案,并制定实施了《安远县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全面落实山地林果茶开发项目10亩以上的水土保持“联审联验+承诺”监管,提升农林开发活动水土保持监管效果。2023年我中心与县果业发展中心、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山地林果开发联审联批备案管理53个。
2、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全县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水土保持监管,将执法力量下沉至基层。贯彻落实了《安远县构建水土保持“三横一纵”监管网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条块“双重”管理原则建立水土保持“三横一纵”监管网络体系。以县、乡(镇)、村三级为横向监管网络,每一级需要明确一名水土保持网络监督管理员,每个村配备一名村级监管员,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定期巡查,每半个月对各自区域、领域开展一次以上对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林果茶开发等项目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巡查工作,对于新增生产建设项目和在建生产建设项目做到有效管控。
3、创建东江源头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互动合作,推进东江源头三百山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已对接珠委会相关负责人,就发展论坛的定位和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形成了《关于创建东江源头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实施方案》初稿,并展开了初期的相关工作。
三、存在的突出困难、问题及短板
1、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难度大。执法人员、经费、装备不足,生产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类型多样,部分建设单位生态保护意识薄弱,水土保持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2、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目前投资标准约40万/平方公里,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需要70-100万元的要求;
3、崩岗治理资金缺口较大。
四、2024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1、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继续抓好全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按要求落实整改,及时销号。继续做好山地林果开发专项整治工作,对存在问题的林果开发项目进行集中整治、联合审批;继续抓好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式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做好水利部、省水利厅、赣州市卫星遥感监管下发图斑的现场复核,严格执行违法违规项目“查、认、改、罚”程序;继续推进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放管服”要求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加强全县2016-2023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后续设计、监理、监测的监管催报工作。切实加强河长制管理工作,水土保持巡查常态化,严禁县城周边、河道两边,水土流失易发区乱挖采乱倒废弃废渣,对于涉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重点管控,以推进本县河流生态建设保护。
2、完善水土保持常态化监管机制。一是要贯彻落实好本县水土保持“三横一纵”监管网络机制,努力探索发挥好乡镇基层水保力量,摸排巡查全县范围内的工矿企业、房地产开发、公路建设、工业园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城镇基础开发、山地林果开发、土地开发等项目和弃土弃渣点水土流失情况,依法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查处、下发整改通知,对拒不履行整改通知要求的,依法进行处罚;二是要尝试建立生产建设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机制,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进一步完善我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
3、做好2022-2023年水保项目收尾工作,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及结算审计。
4、组织实施好2024年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下达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谋划好2025年项目,完成2025年度小流域实施方案的编制,谋划储备一批可申报国债的水保项目。
5、进一步推进东江源头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建设,通过这一平台有效融入大湾区发展,加强交流合作,为安远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创新局面。
安远县水土保持中心
2023年12月29日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