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农业农村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访问量:

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持续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庭院整治重点推进县,成功申报了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富硒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和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等重点项目。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农业行业赛中我县选送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安远县鹤子镇5G数智乡村项目》荣获全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江西省第三届“农行杯”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我县选送的《“三位一体”城乡绿色智慧物流模式》荣获平台服务类优胜奖。在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评选中,我县的鹤子镇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脐橙)。在2021年度市级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

一、202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规范乡村治理,防止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滋生。

一是理清权力边界。紧盯基层小微权力,推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对公共事务分为7个类别,做到“一权力清单、一清单一流程”;制定村级“三务”公开清单、村级公共服务清单、村级事务清单、移风易俗文明建设清单和相关制度,推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按章办事、廉洁从政。二是强化“三资”监管。对账务处理、出纳管理、经营出租合同管理等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健全村级工程项目监管,将涉及工程管理、采购管理和“三资”管理等村级事务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严格执行工程发包管理,完善申报审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制度,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三是加强民主监督。坚持村民依法自治原则,凡涉及村级“四重一大”等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进行民主决策,确保村干部规范用权。持续加强村民监事会建设,创新群众监督方式,调整充实懂财务、善管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进入村民监事会,推选乡贤能人组成民主监督员队伍,形成监督合力。深化“阳光村务”工作,广泛开展“屋场夜话”、民情恳谈会等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推广村民议事厅等组织形式,涌现了“老廖古议事厅”“法博士”工作室等本土调解品牌10多个。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筑牢廉洁村居建设基础。

一是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2022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超额完成我县36.1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任务,产量预计10.92万吨。4月28日、4月29日、4月30日央视连续三天分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我县粮食生产工作。二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2022年新增14个50亩以上规模露地蔬菜基地全县生猪存栏约25万头,与上年同比增涨13.11%,生猪出栏约33.18万头,与上年同比增涨20.78%;发展烟叶1.57万亩,收购烟叶4.029万担。三是铺设好产业链条2022年新增5家市级龙头企业,累计省市级龙头企业30家,建设冷链物流项目4个,新增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篮子”基地1家,正在申报“菜篮子”基地2家。四是大力发展富硒品牌。共建成富硒示范基1.51万亩,获得富硒认证证书57张,培育富硒龙头企业2家,3家市级富硒示范基地在建设中,总数达8家,成功申报了省富硒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项目。

()推进乡村品质提升,绘就勤廉村居建设新面貌。

一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七整一管护”为重点,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安装路灯710盏。农村房屋突出问题整治成效明显,全县已拆除“空心房”622栋,已修缮406栋,已开发利用31栋,其中认定具有保护价值传统建筑163栋,完成率100%,有力推动了村庄环境由“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二是抓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2022年我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共实施16个项目,市级调度项目4个,2022年计划投资14.58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6个,竣工项目5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3.18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率为90.45%。打造了凤山紫参小镇、鹤子电商名镇等一批特色彰显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三是提升农业农村改革水平。农村宅改23个试点村工作稳步推进,乡镇经济发展进一步破题,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家,累计有690家,新培育家庭农场26家,累计有158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我县鹤子镇半迳村、孔田镇高屋村、双芫乡合头村和车头镇车头村等4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农业优、农村美、农民富”,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实干作为,持续攻坚补短强弱,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安远篇章。

(一)聚焦“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确保粮油生产安全稳定。主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建设大湾区的“米袋子”。聚焦稳面积、稳产量,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千方百计抓粮食和油料作物稳产保供,确保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6万亩以上、产量达1.98亿斤以上,油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建成17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和一个A类全省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快推进2022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度及2021年建成项目的监管力度,提高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使用效益,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二是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五化”理念,推进蔬菜、红蜜薯、紫山药、烟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质扩面,建设大湾区的“菜篮子”。持续抓好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县生猪出栏稳定在43万头以上。大力发展富硒富锌有机现代农业,推进3家市级示范基地的创建,力争建设10个以上富硒示范基地及培育2个以上富硒龙头企业。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培育超亿元龙头企业1家以上。依托国硒中心技术优势,推动江西果然食品有限公司富硒果酱产品开发。突出脐橙全产业链发展,主打改良品种、果旅融合、数字赋能等六张牌,全力建设大湾区的“果园子”,推进国家级脐橙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强化5G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继续推进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先行先试工作,推广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应用,力争全县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22 万亩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70 个以上。

(二)聚焦“农村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村施策,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作,完成2023年度1090盏路灯安装任务,基本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25以上自然村路灯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问题户厕整改,强化改厕质量,确保改一户成一户。二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以“六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紧盯时间节点,压茬推进春夏秋冬季节战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基本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是全力推动美丽宜居示范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宜居四联创力争创建2500个美丽庭院、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建设。四是完善提升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推广运用好“万村码上通”5G+村庄长效管护平台,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平台主动参与村庄管护,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三)聚焦“农民富”,加快助力农民增收。一是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力争流转率达55%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家以上创建5家以上市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二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充分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打造一批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强村三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重点围绕4+4”改革试点任务,摸清农村宅基地底数、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四是建立健全推进农产品产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防范化解特色农产品产业风险推动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大力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乡土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五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精心谋划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加快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富硒农业先行示范区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