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我局在部、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精心指导下,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运输服务、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县域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取得新突破
自“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开展以来。围绕5大试点改革任务,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以试点促示范、促改革、促创新、促增效、促融合,谱写县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23年2月18日在我县成果举办了赣州市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现场会。
(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取得新发展
依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契机,以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运输市场资源,加强网络衔接,改善基础条件。经过今年的创建建设,我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申报中提出的11大任务、22项具体指标任务基本完成,形成了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有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格局框架。并在今年11月8日交通运输部相关专家来我县开展验收。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
铁路方面:全面完成瑞梅铁路安远段征地拆迁工作;三百山磁浮旅游项目有望落地实施。高速公路方面:赣安寻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于2023年11月列入“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库。国省道方面: G238塘村至龙布公路段于2023年12月21日开标,计划12月底完成开工建设;农村路方面:印发《2023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开工实施35.8公里。
(四)县乡村物流体系取得新成效
一是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点。依托新建的乡镇客运站、乡镇邮政营业点、客运站等场所建设18个乡镇物流配送站,兼具物流仓储、快递收发、短期仓储等功能;在全县152个行政村设立152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以1个县级物流快递分拨中心为核心、18个乡镇物流配送站为支撑、152个村级物流配送点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二是创新货运服务模式。培育、引进物流人才,成立安远汇达运输有限公司,整合县域物流企业资源,积极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整合县域范围内各种运力方式,提供“智运快线+无人机+客货邮车+货车+电动三轮车”等多种运力模式进行综合调度,满足县域范围商流物流的内外双循环。三是建设智慧物流平台。结合道路运输信息化监管、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安远县交通大数据中心,创新探索“智慧园区+智运快线+数字平台”三位一体的城乡绿色智慧物流“安远模式”,“智慧物流+中央厨房”无人机智能配送方式, “货运班线+客货邮融合+智运快线”物流配送融合运力,实现资源共享共用、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四是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整合利用邮政、电商、快递物流等有效资源,按照“交邮融合、客货同网”的思路,探索“部门牵头、站点融合、企业分拣、车站交接、客车代运、邮政代投”的模式,对快递量少的乡镇,开通定时、定点、定线客运班车配送服务,通过客车捎带邮件进乡镇、乡镇邮政所派件进村有效降低了邮政公司运输成本,实现了互惠互赢。新购置客货邮车5辆,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7条。
(五)农村公路公路管养迈山新台阶
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市场化发展。围绕要素保障与体系建设相结合、市场化与社会化养护相结合、智慧养护和自动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力推动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科学有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同时依托智慧交通指挥系统中的养护模块,有效实现养护监管与考核的闭环管理,构建了县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新格局。
(六)智慧交通发展取得新成果
通过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制定出台《安远县交通运输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规则(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平台运用,切实提升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监管、用数据服务的水平,推进安远县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提高公路建养、运输管理、公众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交通专业人才短缺。当前,交通运输局受人员编制超编制约,人员更替缓慢,造成专业人才紧缺及人才断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交通运输业务工作有效推进。
(二)要素保障压力增大。公路项目都是上级定额补助、地方配套,每个项目都有不同数量的资金缺口。由于交通建设的公益性,不像城建项目和工业项目,有土地开发和税费收入来源,交通自身不能实现“造血”,只有沉重的债务和巨大的压力。交通先行负债建设,也需要诸如土地升值、产业发展等受益个体反哺交通。但鉴于我县财政实际,无法有效地解决交通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制约直接影响了交通建设和投资计划的落实,导致项目“落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局将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推动交通运输工作争先进位,实现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公路管养水平等工作。为加快安远经济发展,打造“绿色、透明、闪亮、精美”的东江源头翡翠县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将赣龙厦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并支持途径信丰、安远、寻乌路线方案。二是加快推进赣州至安远至寻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2024年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三百山旅游磁浮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确保2024年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大三百山旅游品牌影响力;四是推动国道G238三排至黄泥岭段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争取2024年开工建设。
(二)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有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和县道三级路比例,完成2023年度未完工农村公路项目,同时按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原则实施一批2024年度农村公路项目。
(三)提高公交客运服务水平。一是积极推动新增建设公交枢纽(首末站),根据我县功能组团和人口聚集情况,重点推进工业园产城新区公交首末站、城南公交首末站、安远火车站公交首末站三个公交枢纽建设。二是推进我县公交线网新的规划和线路优化,积极推进连接毗邻乡镇的凤山、高云山、新龙的城乡公交线路,开通三百山旅游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三是不断提升城乡客运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对客运公司乡镇客运班线的运行监管,提高班车通乡达村的到站率,提升城乡、村镇班线的时刻化服务水平,向准公交化不断迈进。
(四)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完成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邮政、顺丰等物流快递企业入驻。二是深化客货邮一体化运输模式,加快未完成的乡镇客运站建设,提升快递物流进村服务水平,同时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增加或调整客货邮线路。
(五)提升公路管养水平。一是借助我县作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的契机,积极探索通过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的形式,运用金融工具弥补资金缺口,为全县农村公路拉上“保险绳”。二是通过市场化养护和社会化养护相结合、智慧养护和自动化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有路必养、养必到位”,逐步将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由“建设为主”向“养护为主”过渡,持续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三是针对我县果园路里程数多的情况,探索果园路的养护模式。
(六)健全完善智慧交通体系。一是强化系统应用,加强数字化转型工作规则的落实进程,推动业务流流程围绕智慧管理再造,使信息系统和业务应用紧密集合,相得益彰。二是加快物联网设备部署应用,推进平安科技示范路建设;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路况快速检测设备提升路况自动监测能力等;推动基于北斗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公路边坡隐患监测设备部署;在国省道、农村公路重点路段、急弯险坡路段加强行车安全提示设备部署应用。三是强化系统整合应用,推进绿色智慧旅游路建设,通过整合各类交通公众服务平台,加强基础设施的融合和运输服务融合,打造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交通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七)继续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以及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安全生产月”、“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等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两客一危”、出租、水上交通、在建工程、农村公路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努力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创新建设一条智慧平安示范路。
安远县交通运输局
2023年12月26日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