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工作保障三个方面明确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的有关要求。为便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通知》的落实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及意义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是夯实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切实压实安全责任的重要途径,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基础和关键。当前,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尤其近年来全省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安全意识的缺失、安全技能的缺乏,是导致事故和重大伤亡发生的重要因素,反映出进一步加强全民安全生产宣教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切实推进该工作,《通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中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 产知识宣传,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内容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丰富,并强调安全宣传的趣味性,推动全民参与,创新提出进手机,提升安全宣传“五进”为安全宣传与实践“双六进”,从而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参与,压实安全宣传教育责任,提升安全宣传教育效果,达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宣传教育成效,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培育安全技能,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进而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任务。《通知》从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等五个方面,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要求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第二部分,工作措施。《通知》突出安全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强调全民参与、全面覆盖、全社会动员,从精准化定制化图文推送,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接受度的手机宣传教育,到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乡镇(街道)和村民自治、建立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社区安全氛围、严格落实中小学校“1530”安全教育制度、拓宽安全教育校外实践、落实家庭安全责任和家长安全主责等方面,明确安全宣传与实践进手机、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双六进”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通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普法等有机结合,一并推动落实。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轮训制度,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要求强化媒体监督和宣传引导,加大在主流媒体曝光安全生产问题隐患的力度、发布宣传安全生产公益广告等。
三、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重点。《通知》开篇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党委宣传部门年度宣传工作要点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课程,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媒体动员这个关键环节,强调法律法规和重点行业领域及事故警示教育等关键内容,重点明确,要求具体,便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落实。
二是聚焦薄弱环节。针对安全宣传教育在部分群体难以深入的薄弱环节,要求有针对性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频次和强度,加大“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宣传,通过建立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安全网格员和基层党组织作用、开展中小学校“1530”安全教育等方式,强化家庭安全责任、社区安全共治和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安全宣传教育覆盖各重点群体、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成效。
三是强调全民参与。紧跟数字化时代特点,创新提出“进手机”,强化数字化宣传模式和宣传教育与实践并重,将原来的安全宣传“五进”提升为安全宣传与实践“双六进”,突出全面参与性和安全宣传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强调充分发挥各类安全宣传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媒体机构等各社会团体安全宣传教育职责作用,有利于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安全氛围,达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宣传教育效果。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