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行政审批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今年以来,安远县行政审批局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工作安排,围绕“争创政务服务一等县份”的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年来,放管服改革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较早完成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16个单位202项事项已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编制、人员已全部到位并正式运行,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效能得到新提升。实施“水电气”联动报装、帮办代办、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免费复印(邮寄、刻章)、全产业“一链办”、政务管家定制化服务等便民举措,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政策兑现提质效,惠企政策兑现操作经验办法被市营商办全文转发并在全市复制推广。科技赋能注入新动能。迭代升级赣服通”安远分厅4.033个部门1098多个事项可在线查询办理。

2021112月,全县共完成办件量607842件,其中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件432163件,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件195679件,网上办件202678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总计完成交易项目578个,交易总额164916.93万元。12345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各类诉求4223件,整体诉求满意度96.06%。市场主体总数突破23800家,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4403家,平均每天(自然日)新增约12家市场主体。县政务服务大厅获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江西省总工会“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一、2021年工作成效

(一)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精准服务上更加细致。聚焦不见面审批,开辟绿色通道、设置专窗服务、突出网上办理,摁下了助推发展服务键。深入开展走访调研,重点服务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成立帮代办中心,创新“政务管家”定制化服务,为荣晖二期、惠美兴科技、泽丰木业等重点项目的增资扩能、落地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政策靶向上更为加精准。牢固树立“围着项目转、跟着项目干”理念,把服务保障好重大产业、重大项目作为深度对接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实现各类政策兑现“一窗口”受理。建立政策兑现资金池,设立惠企扶持兑现资金专户,县财政安排不少于500万元兑现备用金,并根据拨付情况及时给予资金补充。截至目前,已办理惠企事项733件,兑现惠企资金4567.49万元,惠及企业720家。我县惠企政策兑现操作经验办法被市营商办全文转发并在全市复制推广,江西都市频道聚焦“放管服”改革专栏、赣南日报头版头条对该做法进行了宣传推介。市场准入上更加便利。大力推进企业开办及水电气集成“套餐”服务、“一网通办”、“一窗式”、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改革,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设立登记到完成印章刻制“一条龙”服0.5个工作日内办结“水、电、气”业务实现“一个窗口、一表申请、一次办结”,一般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在3个、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抵押权注销登记即时办结。

(二)审批改革持续发力

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对标国家、省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自20217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认领实施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改革事项75项。推行“豁免审批”制度,对11个低风险及形式性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实行豁免审批,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围绕与企业开办、投资项目落地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改革工作,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实现重点产业事项一表申请、一次办好首批已确定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项目落户4个事项作为我县“全产业链”审批改革试点事项。打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梗阻。依托“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云平台”,明确“简、调、合、并”事项清单,16部门230多份申请材料精简为现在131份表单,39个事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办件回传100%,办理期限由原先的200多个工作日缩减为56工作日。

(三)服务机制不断创新

推行“五心+五办”帮代办服务成立县政务帮代办中心,组建政务帮代办专员队伍,推行全程办、免费办、靠前办、延时办、上门办,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免费咨询、辅导、帮代办等服务,目前,已提供帮代办服务(含线上不见面帮代办)3436次。创新“政务管家”服务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行“政务管家”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企一案、专人专班”的“定制化”政务服务,同时,建立动态督办、在线即办、统筹协办、现场跟办、全程帮办等工作机制,确保企业问题及时、快速、有效解决。赣南日报头版头条对我县帮代办及“政务管家”服务模式进行了宣传推介。

持续深化“不见面”服务,通过网络申报审核、远程指导等各类方式,推动企业开办、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医保、社保及各类帮代办服务实现“一次不跑”。

(四)数字政务提档升级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动“赣服通”安远分厅迭代升级,已上线1098个涉企便民服务事项,并打造了数字乡村、旅游、人才、无证办、惠企政策兑现、不见面专区等特色服务专区及“赣通分”信用办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免证办”大厅,已在大厅及“赣服通”安远分厅上线60“无证办”事项,办事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刷脸”“扫码”“亮码”等方式授权,服务窗口自动关联调取证照数据,实现政务服务“无证办理”。推动“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改革。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在线实时评标和开标,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目前,已完成开评标室的智能化改造,房建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及政府采购均实现了“不见面”开标。推行自助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大厅门口区域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部门单位的自助服务终端进行集中,逐步实现“赣服通”申报、不动产查询、自助办税等业务24小时“不打烊”办理。推进“好差评”系统建设。目前我县已纳入“一窗式”系统事项已全部对接“好差评”系统已落实购买评价120个,并部署至大厅及乡镇。推行电子监察监督机制。将县级大厅、乡(镇)监控设备统一接入省、市、县三级电子监察平台,实现县乡各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监督全时段、全过程覆盖。

(五)三级联动日趋成熟

进一步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模式,统一公布可办事项、统一规范办理流程、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服务标准整合现有基层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式”办理,目前,建立176个村级帮办点,规范村级帮代办事项32个,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帮代办队伍今年以来,为群众帮办代办业务72429探索“全县通办、跨乡镇可办”改革,19个乡镇和城市社区管委会签订“全县通办合作协议”,并开设“全县通办”窗口,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深入推进乡镇赋权、审批服务事项下沉乡镇办理,全面做好网络支持、政策解读、人员培训等保障,确保事项接得住、管得好,已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等26个市场服务事项下沉乡镇便民服务就近办理,切实方便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一步激发基层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县乡村“三级联动”模式获得了省、市媒体多次宣传推介,并在全市复制推广。

(六)扎实办好百姓“三事”

充分应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广泛收集老百姓身边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设立不满意问题处理专区,及时化解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热线咨询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县长热线日”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全面受理、迅速反馈、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已办理咨询投诉4223件,按期办结率100%,整体满意率96.06%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协调联动性不足。政务服务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但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足,如个别部门单位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的事项“一划了之;有些事项存在审批专业性强,有的互为前置、互相牵制;有些行政许可“审批、监管”的权责界定相对比较模糊

(二)信息互通共享不足。省政务一体化平台虽已将各类审批事项统一整合到“一张网”办理,但有些部门仍然具有专网的特殊性,系统互不兼容各部门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不到位,如业务系统各自独立,数据壁垒较难打通;监管审批部门信息关联、共享和互动不够。

(三)政务服务环境有待提升。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场所不能满足现行政务服务需求,乡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现代化水平不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未全面规范县乡两级窗口工作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影响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瞄准系统集成,提升政务服务体系化水平。以深化“一网通办”“赣政通”平台建设为抓手,依托全国及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企业发展和公民生命周期关联政务服务事项的整合,推动部门办事系统与“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实现更多服务、事项的“一件事一次办”。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努力构建共同介入预分析、共同会商出意见、共同审核提效率、共同发力促发展的“政务服务共同体”。

(二)聚焦规范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承接市县同权事项”、“基层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梳理认领”“权责清单梳理”为抓手,综合考虑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编制权限下放指导目录,让群众就近有事项可办。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并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事项流程标准化,按照省、市部署,进一步梳理优化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理流程、办事服务指南。推进服务过程规范化,健全完善信息公开、岗位机制、服务承诺、责任追究、文明服务等制度规范。

(三)聚力数字政务,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审管互动平台”“赣政通安远分厅”为抓手,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掌上办”,升级优化“赣服通”安远分厅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功能,统筹推动市场服务、工程建设、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等各领域流程再造,实现“场景化”办事,全面提升“掌上办”体验。做优“一网选中介”服务,规范中介市场运营。推动自助服务“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乡村”,实现更多事项“自助办、就近办、不打烊”。

(四)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化深化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围绕项目建设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打造全流程精准化服务,提升企业“无差别”办事体验。深化“无证办”改革,实现办事企业群众通过“刷脸”“扫码”“亮码”等方式自动生成办事材料。深化“异地通办”改革,逐步打通拓展全县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服务。深化服务模式创新改革,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先进地区,聚焦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深化县乡村“三级联动”、 “惠企政策兑现”、“政务管家”等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唱响安远政事“安心办”特色品牌。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