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积分制强劲赋能乡风文明

访问量:

近年来,安远县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以全县163个乡风文明积分超市为抓手和主要突破口,努力迈出积分制与乡风文明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安远步伐”。

健全“三项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安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为目标导向,一方面,完善领导机制。印发《安远县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内设“一办六组”,建立三级联动及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另一方面,创新建管机制。以“乡风难净化、积分难量化、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为导向,出台《安远县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运行管理工作方案》,指导各村扎实推进积分超市“八有标准”建设全覆盖,细化队伍管理、积分细则、兑换分值等内容,实行“周登记、月兑换、季公示、年表彰”运行管理流程,解决“超市如何建、积分如何换”的问题。再一方面,选用人才机制。以积分制为推手,实行一户一档,明确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文明实践员或妇女主任任副组长,村(社区)“两委”日常监督并按网格化包片包户责任区带头推行积分制,切实以“一班人”带动“全村人”。我县还出台了《安远县2022年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运行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在积分制的推广运用上进行“提档升级”。

建立“正负清单”,实行奖惩并重

安远县着力打造“正向激励、负向惩戒”的双向管理机制,对全县所有村(居)民实行积分制管理。一是量化清单内容。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零彩礼”、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和遵守《安远县婚嫁喜庆事宜操办指导标准》等48条内容纳入正面清单,将大操大办晒彩礼、封建迷信、违反村规民约等近20条内容纳入负面清单,进行全盘量化积分。二是注重清单全面性。将群众能力范围内的各项任务,如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红白喜事备案登记等作为基础分,纳入量化考核范畴。三是紧扣清单目标性。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部门有关要求为前提,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将在推进婚俗改革等难点焦点问题方面有新作为、新贡献的,提高加分权重,鼓励吸引群众争先创优,不断在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四重保障”,精准服务群众

安远县多方统筹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县乡村三级经费支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了“资金哪里来”的问题。一是加强县级财政投入。县财政每年每村(社区)拨款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超市物资采购,将积分超市建设纳入各乡镇乡村振兴目标责任考核,建设运行资金包括后续货品补充项目资金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二是加强村集体经济投入。每村从光伏电站收益中拿出1.5-3万元作为超市日常工作经费和物品采购补充资金。三是加强乡(镇)财政投入。乡风文明工作经费超支部分,由乡(镇)财政给予统筹解决,保障积分超市日常运转经费。四是加强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企业爱心捐助一点等方式丰富货柜物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喜好。2022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600多万元。

实行“三重激励”,注入强劲动能

安远县不断在扩大积分制社会效益和宣传覆盖面上“下苦功”,真正让群众“尝甜头、得实惠”,迅速提升积分制“含金量”。一是精神激励。优先推荐积分靠前农户获乡风文明“红榜”“感恩奋进之星”和“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并通过挂牌评星、广播通报、县级媒体、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二是物质嘉奖。按照兑换标准,农户可在固定积分兑换日到积分超市兑换米油面、毛巾香皂等生活物资。目前,全县已累计30000余户农户参与积分兑换物品活动,兑换总额达150万余元。三是权益保障。积分排名将作为选任村“两委”后备干部、参军对象、入党等重要依据。2022年,全县共表彰了“文明信用村”47个、“文明信用户”1158户。我县多次组织行业部门和乡镇召开联席会进行专题研讨,印发实施《安远县文明信用户认定与激励政策享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县级层面27个部门单位分别在医疗保障、就业就学、信贷优惠等多个领域制定系列激励措施共计50余条。我县积分制相关经验做法也先后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长安评论、国家乡村振兴局、江西农业农村等官方网络平台刊登、转载。

推广乡风文明积分制,改革的是历史积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马见效的工作。下一步,安远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工作部署,贯彻省市关于深化“乡风文明行动”(2022-2024)的文件精神及本次会议精神。首先抓重点。重点将“婚丧礼俗、高价彩礼、农村赌博、封建迷信、不赡养行为”等五大突出问题整治和“文明村镇创建、党风政风引领、文明新风浸润、群众自治提升、文明信用提升”等五大提升行动纳入积分制管理。其次盯成效。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意识形态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等,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同时强保障。足额保障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运转经费,全面完善“阵地、队伍、运行、激励”等四大体系建设。最后树典型。紧盯关键少数,把示范引领带起来。着力打造一批乡风文明重点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运用“小积分”打通群众积极共建文明乡风的“任督二脉”,并坚持在实践中动态完善,推动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安远经验”。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