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司法局关于2023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政法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抓重点、攻难点、育亮点,有力有效地推进法治安远、法治政府建设,为安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抓好深化依法执政,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法治政府纵深推进。制定印发《安远县2023年度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确保责任有效落实。法治赋能守护东江源头翡翠县,扎实推进法治示范项目创建,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安远样板”,推动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机制落实。落实重大决策合法审查,对我县常务会228个议题、36个招商引资项目合同等其他重大决策事项审核把关。今年以来,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08件,参与政府重大事项法律服务5件,如全程协调跟进凤山蔬菜大棚企业合同的履行,为理清政企合同关系,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推进了政府事项规范化、法治化。
2、助企纾困规范执法。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企执法工作流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通知》、《安远县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若干措施》,召开企业座谈会,有效落实企业“安静期生产”制度。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联合县检察院开展执法案卷飞行检查,有效推进执法规范化。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如2023年5月,某执法单位拟对工业园区某电子企业罚款3.5万元,经我局研判,认为该行为属于轻微违法不罚事项,与执法部门沟通后,该执法单位采纳我局意见,最终作出限期整改的处罚决定,让企业感受到了执法温度。
3、行政复议惠企便民。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在工业园区、商会、工商联共设立4个行政复议联系点,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现案件“快速受理”“快审快结”。今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6件办结22件,下发意见书2件,召开听证会2起,其中首例涉企听证会在《赣南日报》法治八版刊载,彰显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二)抓好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推进全民学法浓厚氛围。
4、以青少年普法教育为重点,措施更加有力。调整优化法治副校长配备,为全县配备了96名法治副校长,覆盖全县8万余名学生。围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庭教育促进法》等内容,通过“法治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普法讲座、普法手工课、模拟法庭等形式,有效提升青少年学法获得感。今年以来,开展送法进校园120余场次,上法治课100余节。
5、以开展主题活动为重点,作用更加突出。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思路,组织实施“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公证“进企入园”、法援惠民生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法治宣讲团深入18个乡镇开展专题普法,共举办法治讲堂288期,开展“法律赴圩”“进村入户”2239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切实为企业、群众解决法律诉求,有效提升群众知晓度。
6、以弘扬法治文化为重点,形式更加丰富。充分发挥我县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寓普法融于传统文化,打造“普法+采茶戏”“普法+快板”“普法+三句半”等特色普法新方式,推出《快板说调解》《弘扬宪法铸辉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法治文化节目。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新模式,实施普法“精准滴灌”,在安远新闻推出《律师说法》,创设“安远司路”“以案释法”“你有矛盾我来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等专栏,有效拓宽了群众学法找法渠道。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且均初步完成县级初核和复查。已建成“一村(社区)一法治文化阵地”172余处。今年以来,制作公众号111期、推送文章195篇、制发视频3个,在县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73篇,有效发出了司法行政声音。
(三)抓好法律服务工作,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本领。
7、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群众优质高效。在乡镇司法所打造了“1+5”法律服务矩阵 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有效提高了法律服务群众体验,该模式被司法部内刊采用推广。抓实党建促所建,推进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有力推进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县176个村居、18个乡镇和社区管委会签订法律顾问完成率100%。推动“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律师公益集结号”等活动与“所所对接”相融合,切实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8、秉持公证为民理念,服务法治安远建设。深入开展公证服务“进园入企”专项活动,为企业解难题出对策,及时提供公证法律咨询服务。推行错时、延时公证服务,实行“节假日不打烊”,“上门公证”、“一次性告知”“跨省通办”等服务,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减免公证费用,实行特事特办、优先受理、优先出证。助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推动公证工作融合,今年以来,开展办理失信企业清理证据保全公证6个、现场监督4个,为新引进企业的入驻赢得了时间;针对乡(镇)征地拆迁项目办理证据保全公证,为征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节假日办证38件、“送证上门”12件、优先出证15件,共办理公证172件。
9、抓实法援惠民生,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优化服务措施,简化法援程序,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组织律所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服务农民工法律行动、“情暖新春,共护未来”、“送法助就业”等系列活动,开通法援“绿色通道”“全省通办”,扩大援助覆盖面,针对民生领域或重大事故援助事项,做到应援尽援,让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服务的便捷和温度。今年以来,办理法援案件160件,办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277件,申报“中彩金”法律援助案件67件,受理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
(四)抓好为民固本强基,不断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10、基层基础夯实有力。强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完成8个,力争年底完成80%的任务。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目前12个乡镇通过验收,6个正申报验收,确保完成年底100%建设任务。安置帮教示范基地实现提档升级,为刑释人员提供了就业保障。进一步完善书香法治文化公园内容,推进无为塔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整合优化资源,形成“1名司法所负责人+2名专职调解员+综治干事+村(居)书记”的“1+2+N”基层力量,成立安远县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老绅士”“茶香嫂”调解品牌建设扎实推进。
11、创新调解解忧暖民。建立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庭所共建”对接联动和司法所+工会“三师一室”(律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健康工程师、“茶叙”调解室)职工维权服务对接机制。推行“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模式,推进“一站式”“ 综合性”调解平台建设,实现诉调对接前移。今年以来,我局牵头成功调处三百山坠枝致人意外死亡、安远一中学生坠楼死亡、三百山温泉景区意外死亡等纠纷,共成功调处纠纷3113件,成功率99%,涉及金额817.65万余元,民转刑案件为0。1篇调解执行案例被评选为最高法院发布涉农民工工资执行十大典型案例,2篇人民调解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10月份新龙司法所长彭玉玲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12、矫正帮教彰显温度。建成社区矫正中心,智慧社矫服务服务便捷,依法加强特殊人群监管,落实教育与管控同步,扎实开展“三失一偏”、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开展档案评查、专项执法检查、开放日、集中巡查点验等,刑释人员无缝对接率100%,无一人脱管漏管。今年以来,累计接收社矫对象116人,解社96人,接收刑释人员213人,受理远程会见253场次,集中教育点验200余人次,专题教育8场次,技能培训1次,推荐就业10余人,帮助办理低保1人,发放刑满释放人员生活补助67275元。矫正帮扶成效持续夯实,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二、主要特色做法、荣誉奖项
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打造“普法+采茶戏”“普法+快板”“普法+三句半”等特色普法宣传新方式。强化法治阵地建设,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在县无为塔公园、县书香公园建立法治文化公园,同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本实现村(社区)法治阵地全覆盖。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达标单位”,实现复议“一站式”服务。2篇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1人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人评为全省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先进个人。2023年3月获评2022年度法治调研督察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4月获评2022年度全县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3年5月获评2022年度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先进集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单位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不够重视,参与热情不高,指标体系仍有短板。
2.人员保障不足,副科级司法所长未配齐,影响依法治市考核;经费保障不足,受资金、场地等因素限制,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不高。
四、2024年工作部署打算
(一)强化理论学习,做实主题教育巩固拓展。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主题教育任务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贯穿始终,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瞄准重点目标,抓实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统一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压实干部作风,凝聚队伍合力,严格按照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执行,落实好群众满意度月调度、月研判、月总结制度,定期分析不足、研究工作举措、部署工作落实,提高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供给,切实提升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三)主动担当作为,发挥法治服务大局作用。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法治保障的职能作用,主动将法治服务融入到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各类存在问题,为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璻安远贡献司法力量。
(四)深化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申报,完善行政复议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便民为民、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行政争议的积极作用。强化行政执法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法律服务多元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五)补齐基层短板,夯实基层安民基石。加强与上级及乡镇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力争完成率达到100%;优化人民调解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好调解员培训,持续推进“老绅士”“茶香嫂”调解品牌的推广,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开展人民调解“六进”活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个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一站式、综合性”调解平台创建,打造更多品牌调解组织,推动基层基础提档升级,提升群众法律服务体验。
(六)优化服务供给,提高法律服务质效。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完善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乡乡通”项目建设,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功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组织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法律服务进园入企活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法律服务、精准化法律服务,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公证便民惠民等系列活动,加大服务供给,扩大覆盖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七)加大普法宣传,营造学法用法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督促“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工作形式,实现法治宣传精准、便捷、高效。加强村(社区)、工业园区“法律明白人”的培养,更新完善县法治文化公园内容,督促县红色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和各乡镇(社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站挂牌工作。
(八)强化督促调度,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强化作风建设,抓实干部考勤,用好谈心谈话制度,加大督促力度,强化措施执行,落实党组成员包片负责和问题跟踪督办机制。二是健全法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月度考核制度,量化法律服务供给指标,督促从业人员主动作为、精准服务。三是加大协调沟通汇报频次,深化协调联动,联合有关部门,借助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安远县司法局
2023年12月6日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