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天心镇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天心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今年以来,天心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现将天心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一是以主责为“根”,加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组织生活,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开展议党专题会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二是以组织为“干”,筑牢基层堡垒。筹措100余万元对大坋、长布、居委会等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高质量完成发展党员17,开展村“两委”干部、党员轮训4次。天心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三是以经济“枝”,服务全镇大局。“党建+”模式,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成小乐村标准厂房、天心村“红山源”文旅融合示范园基础设施,引进天心村碧根果产业、水头村中草药种植等项目,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60余万元,已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四是以党风为“叶”,永葆生机活力。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提素质、改作风”活动,建立《村干部日常行为规范12条》、《进一步改进会风会纪的试行规定》等长效制度,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4次,开展廉政提醒谈话60余人次对违纪违法立案6件8人,约谈督促干部30人次。

(二)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发展根基。一是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2023年全镇依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基地示范、支部领办等方式,落实早、中、晚稻面积2.8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45万吨。强化宣传引导,全镇耕地恢复面积867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638.25亩顺利通过验收,新建432平米集中育秧大棚投入使用。二是做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发挥“金叶”带动作用,全镇共种植烤烟2600亩,烟叶产出3700担,实现产值1400余万元,亩产量和均价继续领跑全县。大力发展油菜、脐橙、大棚蔬菜、特种苗等产业,发展蜂蜜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村集体经济天心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山乌桕蜜”获评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全省蜂蜜品质大赛金奖、旗下蜂场获评省星级示范蜂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对68293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选派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实施一户一策,做到风险不消除,帮扶责任不脱钩。全年为贫困家庭子女申报教育补助资金达295.15万元,累计申报产业补助357万元,落实就业交通补贴1865人次89.76万元。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镇干部上下同心,合力攻坚,圩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服务功能日趋健全,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市第三批示范镇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荣获全市第六名,获奖补资金600万元。多方整合资金,全方位建设以整军园为核心的阵地、产业、红色文化配套设施项目,改造提升朱德广场,改建文旅街区,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三)筑牢安全屏障,护航经济发展。一是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2023年,我镇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4万余份,出动执法人员400多人次;联合相关部门执法52余次,发现各类消防隐患110处,均整改到位;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重点加大对学校食堂、农村家宴等重点场所抽查力度;开展燃气安全整治,对使用燃气的餐饮业进行摸排,建立安全隐患台账27家,依规安装燃气泄露报警器26家。二是练就应急处突真本领。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升应急能力,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实行应急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协同抓,建立一支由30名护林员组成的半专业扑火队;健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管理,强化预报预警加大经费保障,投入10余万元配备新型风力灭火、水泵、油锯等装备开展应急演练和应急技能培训全年派出或自行组织各类综合应急救援知识培训4次,在全县半专业扑火队大比武荣获团体三是风险防范确保社会稳定可控。践行“枫桥经验”,创新“四好多元调解”机制,统筹推进“平安天心”创建、“双提升”、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网格员五级负责制开展普法宣传56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800余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12次,调解疑难纠纷35件接待群众来访124件,化解初信初访事项53件,信访办结率达到100%。有效整合资源,投资近8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市域社会治理和综治中心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2023年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调解组织。

(四)坚持人民至上,做实民生保障。是政务服务五心法”更高效。继续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办理12345热线工单110件,办结满意率达100%。持续推进“贴心、诚心、细心、用心、暖心”的“五心”工作法,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已连续11个月荣获先进。是营商环境“勤走访”更优化。聚焦企业发展难题,积极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提升服务效能,开展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活动,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企业,着力解决“急愁难盼”问题,助力企业稳定发展。2023年以来,共解决企业诉求和困难20余条,尽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基础设施“巧发力”更完善。2023年共计投资450.7万元,新建了水陂7座,新修水圳13647米,新建电泵站2座,新建山塘9座,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设施急需要完善的问题,为守住“粮袋子”、鼓起“钱袋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千村移民安置点投资300余万元安装路灯、新建排水渠、硬化路面等,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基础设施薄弱难题;投资近160万元改建了47套干部住房,干部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天心圩及鲤鱼石大桥改造顺利启动。是科教文卫“促提升”更强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教文卫活动,进一步促进全镇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顺利通过市级验收;重阳节、教师节活动精彩纷呈

(五)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家园。一是“四化”推动,打造美丽河湖。时刻牢记“守护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对河长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高位推动,通过建章立制标准化、履职问效务实化、河湖治理法治化、日常监管常态化等四化建设,着力解决河湖管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生态惠民,扛稳绿色旗帜。积极推进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扎实在“林”字上精准发力,“长”字上履职尽责,“制”字上探索创新,有力推动林长制从“有名”向“有为”“有效”转变。持续推进“有奖举报”和“上下联动执法”机制,查处办结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滥伐林木等案件14起,收取罚没金9.8万元。三是污染防治,守护天心蓝天。认真践行“两山”理论,以16个村(居)为单位组建环保网格化队伍,采取“专业执法+联合执法”工作模式,不断强化执法力度2023年对全镇存在污染的小作坊、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等进行集中整治,共打击11家偷排行为猪场,处没罚金16万元是人居环境治理,擦亮乡村颜值。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扎实推进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落实和美乡村保洁工作,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评选,不断擦亮乡村颜值。

2024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县委“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战略部署,集中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天心为主题的生态美镇、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旅名镇、数字新镇的新时代靓丽名片,努力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圩镇管理等方面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为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安远样板贡献天心力量。

(一)打造党建品牌示范样板。依托天心整军园项目建设,建设天心镇党风廉政建设展厅,打造一个集教育、警示、宣传为一体的廉政教育示范平台,同步建设天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着力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推进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巩固提升工作,深挖红色资源,充分讲好天心整军、九十九窝战斗等红色故事把天心打造成为省市乃至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体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化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加快推广“一窗通办”便民服务模式,党员服务示范岗,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二)打造产业发展示范样板。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做优做强果烟叶、蜂蜜、锥栗、中草药种植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夯实“三农”基础。注重示范引领,发展一批脐橙、锥栗等产业示范基地、标准示范园、产业示范户、示范合作社,申报市级乃至省级示范荣誉。充分利用镇村集体经济产业仓储中心,落实好党建带社建“四肩挑、两社融一社”改革要求,积极运用“有偿服务”“股权分红”等发展模式,推动天心富硒大米蜂蜜芋荷等一批农产品通过品牌包装进入市场,拓展超市直销、微信订购、淘宝等销售渠道,实现各村集体经济大幅度提高。

(三)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重点,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点建设、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思路,着力建设以红色文旅融合、产业绿色振兴为主线的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培育和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红色研学、农旅融合、“一村一品”等业态发展,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振兴样板。

(四)打造圩镇管理示范样板。按照全域统筹、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要求,持续完善道路交通、医疗教育、水电燃气、污水处理、消防安全、照明设施、环卫公厕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镇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出台圩镇“街长、巷长”制的长效管护机制,实行由各班子成员牵头“街长”,全体机关干部、相关站(所)人员、城管队及各村(居)干部共同参与管理模式,按照天心镇圩镇管理“七严禁、五审批”暂行规定要求开展整治。整合镇政府的执法职责、执法力量、执法资源,采取“专业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大力整治违规猪场、违法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圩镇治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融洽干群关系。

三、对县委2024年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加快赣南三整天心整军园布展建设。二是规划建设以朱德天心整军为中心的北片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形成与三百山为中心的绿色生态旅游相呼应的旅游新业态。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