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山镇因水而兴,境内溪流纵横,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沃土薪传实践队聚焦河道生态保护,开展了“巡河护水”专项行动。队员们已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沿着河岸展开地毯式清理。从散落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到隐藏在草丛中的烟头,每一处垃圾都被细心收纳。“河道干净了,水才能更清,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好。”队员李同学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将装满垃圾的袋子系紧。

巡河护水行动不仅改善了河道环境,更通过“边清理边宣传”的方式,向沿岸村民普及了生态保护知识。不少村民看到队员们的行动后表示愿意加入清理队伍,形成“全民参与护水”的良好氛围。
非遗润心,让传统文化在童心扎根
沃土薪传实践队走进符山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用生动的茶戏故事与贴心的学习文具,为孩子们的暑期增添了别样色彩。

活动中,实践对成员们以“非遗茶戏里的扇子”为切入点,通过图文讲解、情景演绎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述了采茶戏的起源与发展。志愿者手持彩扇,模仿采茶戏中“采茶舞”的经典动作,讲解扇子在茶戏中“模拟茶具”“传递情感”的特殊作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书包、笔记本、画笔等学习用具逐一送到孩子们手中。
此次活动不仅让符山村的留守儿童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更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关怀。

乡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成长,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三百山镇和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沃土薪传实践队开展了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关爱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了知识与温暖。

活动伊始,队员们通过播放防溺水动画短片、讲解真实案例等方式,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不要独自到河边玩耍”“遇到他人溺水时,要大声呼救并寻找成人帮助,不能盲目下水”……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防溺水“六不准”等安全知识融入互动问答中,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回应,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关键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为了让安全教育更具实践性,队员们还组织了“模拟救援”小游戏。孩子们分组扮演“落水者”与“救援者”,在队员的指导下练习如何正确使用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岸上救援。“这个游戏太有趣了,我知道了遇到危险时不能慌。”10岁的小陈同学兴奋地说。
除了防溺水教育,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科技小制作”课程。队员们提前准备了电路板、LED灯、电池等材料,手把手教孩子们组装“星空灯”。“先把导线连接到电池盒,再固定好LED灯……”在队员的耐心指导下,一个个闪烁着微光的“星空灯”逐渐成型。当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时,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实践队成员表示。
活动结束时,队员们为孩子们送上了文具、书籍等礼物,并与他们约定“下次再见”。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投入,而青年学子更应肩负起这份责任,用实际行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