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双芫乡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六口之家的搬迁蝶变:深山“洼地”到幸福“高地”的跨越

访问量:

“鱼塘里的鱼儿蹦跶得欢,鸡舍里的土鸡下蛋勤,娃娃在学校吃得好、学得乐!”双芫乡合头村搬迁户钟维球站在自家鱼塘边,望着1亩鱼塘泛起的涟漪,眼里满是笑意。

这个曾经困守深山的六口之家,在我县“产业造血、就业活血、政策护航”的精准帮扶下,正用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图景。

01
 深山突围,庭院经济“挖”出金山银山。

 搬迁前,钟维球一家住在交通闭塞的半山腰,全家收入全靠夫妻俩在广东盖瓦和几亩薄田。“山路陡得像天梯,想卖点土鸡、土蛋,得凌晨三点起床赶路。”2018年,安远县实施易地搬迁政策,钟维球一家搬进双芫乡安置点,迎来生活转机,政府送来10只鸡苗、发放8000元产业奖补。

“农技员手把手教我鱼塘消毒、西瓜整枝,现在土鸡存栏30只,西瓜亩产超3000斤,加上产业直补年收入超1300元!”他掀开鸡舍,土鸡扑棱着翅膀,啄食着地上的谷粒。

02
双城奋斗,就业“双引擎”驱动增收加速度。

在广东深圳,儿子钟成赔穿着蓝色工服走进电子厂,流水线上的零件折射着希望的光芒——通过我县“劳务输出直通车”,他成功入职一家科技企业,每月收入5000元。“公司包吃包住,还有社保,比在老家打零工强太多了!”他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妹妹钟淑芳、钟淑莹在双芫学校的合影。

 而在东莞,钟维球夫妻俩依然从事盖瓦老本行,但如今有了新身份——通过县里组织的建筑技能培训,两人考取了“砌筑工”职业资格证,日均工资从100元涨至300元。“现在跟着正规劳务公司干,工资按月结,还能定期回家看娃。”钟维球点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每月6000元的收入让这个家庭底气十足。

03
兜底安心,政策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奶奶,医生说您的血压控制得很好!”放学归来的钟淑芳,牵着奶奶韩长秀的手走进社区卫生室。签约医生李大夫一边测量血压,一边叮嘱用药事项:“降压药按时吃,报销后每月只花20元,有问题随时打电话。”安远县为搬迁群众定制“健康守护包”,不仅实现慢性病药物社区直供,还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 在教育保障上,钟淑芳、钟淑莹姐妹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校食堂的免费午餐、课后托管的绘画课,让她们的童年充满色彩。2021年以来,钟维球家累计获得教育资助1700元、医疗减免3000元,政策“组合拳”为家庭增收筑牢底线。

 从“深山穷窝”到“安置新楼”,从“单打独斗”到“全家发力”,钟维球家的六口人,用双手在搬迁安置点开垦出“幸福田”。鱼塘里游弋着希望,鸡舍里孕育着生机,打工收入支撑着梦想,政策保障托举起明天。

如今的双芫乡圩镇安置点,路灯照亮平坦的村道,文化广场传来欢快的舞曲,像钟维球家这样的搬迁户,正用奋斗书写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时代答卷,让每一个平凡家庭都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