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兵心,永不褪色;一份担当,情系红土。从保家卫国到振兴乡村,他将军人本色化为为民服务的坚实脚步,把一个偏远山村变成了“全国典型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双芫乡合头村,认识这位”退伍不褪色“的新时代赣鄱先锋朱先荣。
走进合头村,新修的水渠纵横田野,金黄的百香果缀满藤蔓。烈日下,正带着村民查看灌溉水渠的,就是村里的“当家人”朱先荣。2021年,27岁的他退伍返乡、挑起重担。当时,全村三分之一农田因水渠老旧濒临荒废。他一步步踏勘每块“望天田”,一遍遍往返争取资金,终于让清流不仅润泽了土地,更流进了百姓的心坎。
采访双芫乡合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先荣:从2021年至今,我们合头村已经陆续新建和维修了水渠超8公里,覆盖农田面积500多亩,以前部分荒田今年都开始陆续种上了西瓜还有水稻。
产业振兴,朱先荣是名副其实的“领航员”。带头试种20亩黄金百香果,带动16户村民加入;推广林下仿野生灵芝、石菖蒲种植,帮助15户村民年均增收2.5万元;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修建4.8公里油茶产业路,惠及百余户茶农。朱先荣还活用抖音,为农产品找销路,帮村民解决销售难题。
采访双芫乡合头村村民黄为登:今年我们村里人种了好多西瓜,因为天气不好,没有客户来,后来通过他们的抖音平台,我们农户在四五天的时间基本上都卖完了。
采访双芫乡合头村村民林云光:我开了一块荒地,两亩左右,通过书记购买了百香果苗,试种了两年,现在销量很好。不好的时候他会帮忙在网上销售,现在我们产量是3000斤左右,收入是2万多。
退役不褪志,兵心映初心。朱先荣把军人的担当写进红土地,带领群众兴产业、焕新村,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推动合头村从偏远山区蝶变为“全国典型”。他不仅是赣鄱先锋,更是千千万万退役军人在基层发光发热的真实写照。
双芫乡合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先荣: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强特色产业,深化乡村治理,发挥我们合头村红色资源优势,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让村庄更美、村民更富。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