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自然资源局 > 发展规划 > 空间规划

《安远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访问量:

《安远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批前公示

为进一步完善安远县区域城市功能,彰显中心城区片区特色,强化底线管控,有效指导中心城区城南新区、老城片区的开发建设,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和设施布局。围绕“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发展战略,安远县组织编制完成了《安远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批前公示。

一、公示时间

20251010日至20251109日,为期30日。

二、公示形式

网站公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makeriron.com

现场公示:项目现场

三、意见和建议收集途径

公示期内,凡是对《规划》公示内容有意见或建议的,可向安远县自然资源局进行反馈,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力。

联系电话:0797-3752013  陈洁

电子邮件:aygtkjgh@163.com

邮寄地址:安远县东江源大道49号,安远县自然资源局(邮编342100

附注:1、本公示旨在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并非最终审批结果。

2、为更好的沟通交流,公示意见请注明项目名称,单位反馈意见应加盖公章和联系方式,个人反馈意见应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安远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安远县中心城区宁定高速以东区域,包括老城片区和城南新区两大片区。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10.1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9.9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0.08平方公里(无为公园及濂江部分区域)

二、功能定位

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核心,建设成为一个融合商业商务、文旅休闲、体育健康、宜居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

三、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依据县级总规对中心城区详规单元人口分解要求,落实规划区内常住人口规模约11.2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994.83公顷,涉及城镇开发边界为992.65公顷。其中,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无为公园三调为特殊用地,本次规划一并计入城镇建设用地。

四、空间结构

细化落实县级总规中心城区打造“一核一带,一轴四区”的总体结构。重点强化城南新区文体休闲核心功能,提升老城片区功能品质,规划形成“一轴两心,双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其中,一轴即欣山大道城市发展轴,依托欣山大道串联工业园区及城东新区,融合多元功能组团,引导安远县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向南向东集聚发展。两心即依托西街坝和九龙巷两个特色商业街区形成老城文旅商贸核心;依托县采茶戏剧院、体育馆、文体广场、游泳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以文体为核心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双廊即依托濂江河水系及周边公园绿地串联无为公园、夏日风情园形成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绿廊;依托东江源大道-龙泉路衔接新老城区,形成城市文脉展示活力廊道。多组团即形成综合服务区、文旅商贸区、宜居生活区、特色商贸区等多个组团。

五、用地布局

规划区范围总用地共计1014.81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001.83公顷。城镇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为432.54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157.74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75.82公顷,工矿用地5.0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为205.87公顷,公用设施用地为13.27公顷,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为110.72公顷,特殊用地为0.85公顷。

促进用地集约节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引导不同类型用地的适度混合,鼓励各类建设用地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兼容开发,鼓励建筑功能分层复合利用。

六、公共服务

构建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为老为幼服务。

形成城市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供给。规划文化用地5.30公顷。规划8处城市级文化设施,现状保留6处,分别为科教文化中心、采茶戏大剧院、图书馆老馆、博物馆老馆、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馆结合现有安远县汽车站附设文化场馆2处,分别为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增2处街道级文化设施设置13处社区级文化设施,结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布置。

形成优质均衡、全面覆盖的基础教育供给。规划中小学用地面积80.66公顷,幼儿园用地8.04公顷。规划保留1所高级中学(安远一中)规划2所完中(保留现状安远二中1所、安远中专改造为二中北校区1所);规划九年制学校2所(保留现状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安远县东江实验学校);规划1所初中(保留濂江中学);规划小学4所(均为现状保留,分别为东江源小学、九龙小学、城北小学、东江翡翠小学);结合生活圈配套要求设置15座幼儿园和6座托儿所。

聚焦快乐健康,着力打造快乐体育健康城市。积极推进城市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覆盖居住区的15分钟全民健身圈规划体育用地面积8.43公顷。衔接落实总规确定的县级中心,重点打造城南体育文体中心,提升城市服务能级。规划城市级体育设施4处以保留现状为主,包括县体育馆、县游泳馆、县文体中心、县体育训练中心;规划新增3处街道级体育设施城南新区2处、老城区1处,设置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多功能运动场地等;社区级体育设施结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绿地配设。

推进城市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3.54公顷。规划县级医疗卫生设施7处,均为现状保留包括2处县级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城南新区新院区、县人民医院老院区)1处县级专科医院(县第一妇保)1所中医院(县中医院)1处县医疗卫生机构(县疾控中心)2处其他类专科医院(牙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规划街道级卫生服务中心2处,其中保留1处(欣山镇卫生院)、新增1处(欣山镇卫生院);社区级卫生服务站结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

构建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养老福利体系,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社会福利用地3.17公顷。规划保留现状城市级社会福利设施2处,分别为县综合福利院县龙泉湖老年公寓,均位于规划区外;规划新增3处街道级养老院(含老年养护院);日间照料中心具体需结合社区邻里中心、村委会等进行配置。

七、道路交通

规划区道路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构成,重点构建“五横四纵”的主干路系统。其中,“五横”指东江源大道、九龙大道、东生围大道、欣山大道(安远大道以东)、环城南路四纵环城西路、欣山大道(安远大道以西)、安远大道、三百山大道

八、公园体系

结合现状条件,高标准建设城园融合的生态城区,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含书香公园、碛角公园、尊崇公园等公园内水体)面积为110.75公顷,公园绿地(含水面)面积为101.0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02/人。

规划营造生态城市特色,布局各级公园,形成以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郊野公园、口袋公园作补充的公园体系。规划3处郊野公园,包括北侧的东江源森林公园、龙泉湖森林公园、南侧的九龙山森林公园,构建城区周边集文娱服务、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郊野休闲游憩出行目的地;规划4处城市公园,包括书香公园、无为公园、采茶戏公园、城西公园;规划11处社区公园,衔接15分钟生活圈,充分考虑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要求。结合濂江河滨河公园及内部水系公园建设,串联各个生活组团,并设置多个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按照5分钟生活圈的服务范围,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空间,见缝插绿设置街头小游园、口袋公园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