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山药种植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一根根长长的山药,像是一根根有力的杠杆,撬出了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在凤山乡“紫参源”紫山药加工厂,以往作为普通食材的紫山药,如今通过深加工技术,摇身一变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农特产品,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凤山乡“紫参源”紫山药加工厂,记者看到,清洗干净的紫山药被送上生产线,经过严格筛选、去皮后,通过削皮、机器研磨、烘干等工序,被加工成紫山药粉、紫山药片、紫山药粉丝等多种产品形态,既保留了紫山药的原始营养成分,又延长了其储存期限和拓展了食用场景。
凤山乡“紫参源”紫山药加工厂负责人 陈水泉:现在已经收购了一百万斤紫山药,收购的紫山药通过初步加工可以储存到来年5月,我们会将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地,今年已实现盈利十二万元。
据了解,紫山药被称为“紫淮山”,又名“紫人参”,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在赣南客家地区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凤山乡通过“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躲在深山里”的紫山药上了规模、出了国门、有了深加工,总产值突破1亿元。下一步,凤山乡进一步挖掘紫山药市场潜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凤山乡副乡长 赖鹏飞:为了改变我们乡紫山药产品单一的现状,我们积极引进了紫山药深加工企业,并牵头联系供、销两方,保证企业收益的同时,我们扩大了产品销路,通过延长紫山药的产业链,预计明年我们乡的紫山药产值能提高15%。
赣公网安备36072602000001号

